时尚前沿行业动态

裙装校服着装规定(裙子校服长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5-05-01  点击:4

女下装裙款分类一、 下装裙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一是按裙子的长短分类,有曳地裙、长裙、中庸裙、齐膝裙、短裙和超短裙;二是按轮廓形分类,有直角形裙(筒裙)、三角形裙(A字形裙和喇叭裙);三是按裙腰位置分类,有束腰裙、无腰裙、低腰裙、高腰裙、连腰裙。

二、裙装基本原理:若将人体视作上下围度相等的筒形,即可用一块长方形的布料进行围裹但实际上人体腰围的尺寸小于臀围尺寸,是一个上小下大的筒形,上下两者之间的差数构成下装的腰省量如臀围91.52cm, 腰围70.26cm,那么,臀腰差数为21.26cm。

为了使筒形的上口适合人体腰围,我们用下面的方法进行造型处理如下图所示,将筒形上口的前后中心线位置用别针固定于模型腰线上的对应位置,再在两侧各选择两个等分点固定在人体模型上的对应位置经过分段固定后,腰围表面形成的余量即是该部位的腰省量。

将腰部的余量分别折叠并用别针固定,在布料的表面按照折叠的痕迹用彩色铅笔画出色线,确定腰省的位置和大小。

拨出别针,将布料展平,位于腰围线与臀围线之间的省道,前后片不同,前片的省道比较短而且省量要小些,后片和两侧的省道比较长且省量也较大,这是由于人体前后凹凸程度不同造成的。

为了使裙子的制图体现人体特征,在对立体造型所产生的平面图进行测量、分析后,对腰部的省量作如下分配:前省省量=1/5(臀围-腰围);侧省省量=2/5(臀围-腰围);后省省量=2/5(臀围-腰围)那么各部位省量的计算公式是:前省=1/5臀腰差数÷省的个数;后省=2/5臀腰差数÷省的个数;侧缝撇进量=2/5臀腰差数÷4(四开身结构);前。

省的长度=10~12cm,后省的长度=13~15cm.此外,为了使裙子的侧缝线位于人体侧面的中轴线上,将侧缝线位置向前移1cm,即1/2前片的围度=1/4臀围-1cm,1/2后片的围度=1/4臀围+1cm。

基本裙的建立——直角形一、 造型概述以筒裙为代表,腰围、臀围与人体的形态及规格相适应,下摆略小于臀围,前后裙片上各设两个省道二、 制图规格 160/68A单位:cm制图部位裙长腰围臀围成品规格58

6892三、 前片制图1、 前中线:裙长-腰头宽3cm2、 腰围线:垂直于前中线3、 底边线:垂直于前中线4、 侧缝直线:与前中线平行并相等,两线相距1/4臀围-1cm5、 臀围线:垂直于前中线,距离腰围线17cm

6、 侧缝撇进量处定点:在腰围线上缩进2/5臀腰差数÷47、 臀腰斜线:连接臀围大点与侧缝撇进量处定点,并向上延长8、 腰口线中点:腰围线上前中线与侧缝撇进量处定点之间的距离1/29、 通过腰口线中点作臀腰斜线的垂线

10、底边线与侧缝直线的交点缩进2cm11、划顺侧缝线,臀围线以上段中间胖出0.6cm12、划顺腰围线,前中线与腰围线交点处低落0.6cm13、将前片腰口线分为三等分,确定省位,当总的省量大于3时取两个省,小于时取一个,中间的省长12cm,边上的省长10cm

四、 后片制图才智服装:步骤同前片,划顺侧缝线时臀围线以上段中间胖出0.8cm,划顺腰围线时前中线与腰围线交点处低落0.6cm,省长分别为15cm、13cm;后开衩位于底边线与后中心线处,长15cm,宽3.5cm。

基本裙的建立——三角形一、 造型概述三角形裙也称A型裙,其臀围和腰围是按照人体的实际形态设计的(即比较和体),与筒裙的造型相同,但下摆围度增大,裙长小于筒裙,底边线一般至大腿的1/2位置。

后片装拉链,可装腰,可无腰(连腰已不流行,所以简洁休闲的无腰裙很流行)二、 制图规格160/66A 单位cm制图部位裙长腰围臀围成品规格606892三、 前片制图第1~9步与筒裙步骤相同。

10、延长臀腰斜线与底边线相交,画出侧缝直线11、过底边线的中点作侧缝直线的垂线,划顺底边线12、划顺腰口线,步骤与筒裙相同。

四、 后片制图才智服装:步骤与前片相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